531新政,光伏行业降电价、降补贴、限规模。盛夏变寒冬,光伏人欲哭无泪。一个多月过去,舆论逐渐平息,企业埋头寻找新路,这时候也许可以心平气和谈一谈政策得失。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回顾补贴政策的变迁,业内人士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光伏上网电价和补贴下调的程度跟不上光伏行业成本下降的幅度。2016年和2017年,地面电站标杆电价降幅都在20%以内,但这两年里,光伏组件价格的降幅都超过了30%。新政之前最火爆的分布式光伏,从2013年到2017年,度电补贴则只降了五分钱。收入降得少,成本降得多,光伏业务越发有利可图,过多的企业涌入其中,补贴难以为继。
有人设想,如果主管部门能够准确把握技术进步的幅度,同步调减补贴和电价,哪怕只是大致准确,光伏行业的发展就能更平稳。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完美的补贴政策。
中国正在走的路德国已经走过。在补贴的刺激下,德国曾长期是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光伏行业高速发展。但从2012年开始的补贴削减终止了这一进程,德国大量光伏企业破产。补贴政策的进退给行业带来如此大的波动,站在德国企业的立场上,可能德国政府也值得控诉一番。
光伏行业之外也不缺乏例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财政的强力支持下扶摇直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在2016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出现了严重的骗补丑闻,数十亿财政资金被企业套取。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主管部门的表现自然也是不合格的。
回顾过去,可能真的很难找到这样一种补贴政策,它既能全力支持一个行业又不会带来行业的震荡,既没有规则漏洞又没有权力寻租。
没有完美的补贴政策,没有完美的政府。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政府的管理必然是滞后的。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政府也是一个理性经济人,并不总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对于补贴政策的支持者来说,这可能是需要牢记的最大现实。补贴政策虽然可以刺激行业发展,但也可以扭曲市场。选择了以行政力量干预,市场扭曲就注定发生。
因此,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必须从中取舍,是选择立竿见影的效果和一些伴生的问题,还是选择无为而治乐见其成,这可能要结合其施政目标和政策的成本与收益来考虑。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选择受政策保护,那么其中的风险也不得不承受。
风险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就是把赚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那不亏钱的命运也就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照德国光伏行业的经历,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将经历艰难的岁月。这正是一个过于激进的扶持政策对于企业的反噬。
反噬的例子在传统能源领域也一样发生,比如“煤电矛盾”。固定的电价帮助火电在低煤价时期大赚,也让火电在高煤价时期亏得一塌糊涂。在上一个周期中获得的超额利润无法一直拥有,只能在下个周期被迫吐出来。
新能源领域素来受财政支持,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都是如此。人们已经见证过多次行业爆发,也目睹了一地鸡毛,因此对于补贴,不能不有个冷静的态度。
531新政之后,支持补贴和反对补贴的声音激烈交锋。一个行业处在争取政策支持的阶段,反对补贴的声音是很少见的,但事后呼啦啦全冒出来。这大概是因为,在最开始,反对补贴的观点不受欢迎,声音越来越小。支持补贴的声音受到认可,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看起来是一片支持之声,实际上只是反对者没有讲话,这是一个“沉默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