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领域加快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简称“两个替代”)既是推动我国清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要方式,也代表着全球能源发展大趋势与治理新架构。
近年来,广西、福建、江苏、湖南等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在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推进终端消费领域电能替代,成效逐步显现。业内人士呼吁,建议进一步优化能源系统,在能源生产方面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引导低效高排放煤电机组退出市场,为新能源发展腾出空间;能源消费方面引导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能源输送方面加强通道建设和管理,优化跨区通道的运行方式;能源制度上建立清洁能源市场培育机制与完全成本核算机制,促进“两个替代”可持续发展。
“两个替代”助推能源生产与消费转型
终端消费领域电能替代“大幅度迈进”。业内人士认为,稳步推进终端消费领域电能替代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防治大气污染,还有利于在当前电力装机过剩风险加大的情况下,缓解部分地区面临的电力消纳难题。
记者深入采访过程中发现,由于大力推动终端消费领域的电能替代,不少省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福建、江苏、浙江、湖南等地以港口岸电、电动汽车、工业电能替代、农业生产电气化、家庭电气化等领域为重点引领,“海、陆、空”全方位推进,项目兼顾传统、新兴领域,重塑经济社会各领域能源利用方式,不少项目采用低谷电,很好地起到了削峰填谷作用,有利于电力平稳调度。
港口岸电改造是电能替代推广的重点工作,是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球著名的漓江旅游景区,每年接受的游客多达上千万人。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组织桂林供电局主动对接海事局、运营单位,促成漓江景区将“柴油驱动”排筏改为“电能驱动”;并向运营单位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电源点问题;为柴油动力排筏“电能替代”提供增容项目简化流程,报装当天完成现场勘查和装表接电等诸多服务。
记者在桂林漓江景区现场看到,广西电网改造的充电站容量可以同时为20张排筏充电,每组电池可以供排筏行驶30多公里,满足杨堤至兴坪经典旅游航段往返2-3趟。漓江沿线的杨堤码头、伏波山码头两个景区动力排筏都改为“油改电”项目。
在机场推进空港岸电改造,使得飞机停场期间不再“喝油”。浙江萧山机场机务部设备管理中心经理潘一平算过一笔“环保账”:“一架飞机在落地之后一般会停留45分钟,如果用APU(辅助动力装置)供电,约消耗155千克航空煤油,每天因APU运行产生的二氧化碳就达100多吨。”按萧山机场日起降770架左右飞机测算,采用空港岸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7万多吨。截至目前,温州机场、杭州机场、宁波机场等均已全部实现APU“油改电”。
业内预计,如果不考虑能源替代的经济性,仅从当前技术可行性考虑,我国电能替代潜力空间约2.2万亿千瓦时,其中煤改电、油改电潜力分别为18000亿千瓦时、4000亿千瓦时。
与此同时,发电侧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新增电力主力,呈现出良好势头。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新增电力主力,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向好,目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力的主力,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到2018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8亿千瓦,同比增长13%。
“两个替代”持续推行面临多重难点
难题一:电能替代面临“性价比”困境。
尽管前景看好,电能替代在继续推行中仍面临不少阻力。电能替代项目往往一次性投入较高,需相当长的时间方可收回投资,“性价比低”“投资回报周期长”成为电能替代的最大难点。
难题二:电能替代在技术层面支撑力度尚显不足。
业内人士表示,在技术方面,我国技术支撑能力明显不足。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仍不完善,造成电能替代市场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很多电能替代技术不仅没有宣传材料,甚至在科研上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虽然拥有电能替代技术的厂家有很多,但其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产品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各异。
难题三: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调峰难题。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以及难预测性给电网带来不小的挑战,特别是风电有别于常规能源发电,具有分散性、间歇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等特征,最突出的是调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