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力营销分析
用电营销分析又称电费与电价分析或用电管理综合分析,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各行业、各类用电量的变化、销售收入及售电平均电价的完成情况,为上级机关制定电力发展规划和电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改善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服务。
用电营销分析的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1.电力营销形势综述
介绍分析期内全局(区)售电量完成总量,与上年同期比增长(降低)百分数、实现售电收入情况,目录口径均价和全口径均价完成情况,与基期比较等内容。
2.电力营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简述(电费收入,售电量、平均电价、欠费)
介绍全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
3.辅助指标完成情况
介绍力调增收、容量增收、峰谷增收、堵漏增收、超产增收及退役增收完成情况并进行
分析。
4.主要指标走势图
作出售电量走势图、平均电价走势图。
5.电力市场分析
进行本期市场分析,提出若干特殊问题。
6.营销应对策略
根据市场变化、发扬优势、抑制劣势,分别提出近、远期的应对措施及策略建议。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意义
所谓统计工作就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统计的大量数据进行综合的研究与分析,从而确定工作方向与重点,为企业的发展、为提高工作厦量、和效益提供数据性的指导。
一、统计工作的任务
(1)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行业用电性质分类的电力销售资料,并加以分析,进行预测,以期为上级部门编错电力生产规划及电力平衡规划,电力负荷近期和远景规划等提供所需数据。
(2)统计工作的另一项任务是对售电量、销售收入、平均售电单价、上缴利润,线损等经济指标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
(3)为供电部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完成情况,也就是最后的劳动成果的测算提供所需资料,并为改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提出意见,也是统计工作的任务。
(4)搜集、积累、整理和保管各项统计资料。
二、营业统计报表的种类
1.国家统计报表
(1)用电分类表。是由基层逐级上报到电力工业部,反映全国性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分行业销售电力的全国基本情况报表。
(2)电费及电价明细表。是按业务报表的用电分类考核电价执行情况表。
2.业务统计报表
是各个网局根据实际情况和统计需要,所确定的业务统计报表,由基层逐级上报到电管局。其中包括:
(1)电力销售情况表。按用电性质和电压等级、电价分类统计售电量,销售电价收入及平均单价完成情况的报表。
(2)电费收入完成情况表。是收费率完成情况的报表。
(3)拖欠电费情况表。是欠费明细表。
(4)补收、退还电量、电费情况表。这是正常工作中和营业普查发现并处理的增加收入的明细表。
(5)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情况月报表。是计量装置、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月报表。
(6)电能计量装置校验任务完成情况表。是计量装置校验、轮换5整年完成情况表。
上述6张表是上级机关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了解生产、指挥生产,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报表。
3.专项报表
专项报表包括:营业部门每月的发行电量的总数报表;各项收人情况表,具体内容是: (1)电信快报。是营业部门在每月一日提出上月发行电量的总数,使上级部门和国家在月初及时了解掌握每月电量销售完成的情况,以电报或电话向上级的报表,是一种紧迫性强,时效性要求更高的报表,由计划汇总上报。
(2)各项收入情况表。是统计电费发行、收入、上缴,拨款、杂项收入厦供电企业间电费相互转出转人情况表。
三、营业统计报表的作用
统计报表是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大量调查单位材料;经过统计整理,将资料系统化,形成一种统计数列,并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便形成一定的统计表。营业统计报表是国家有关部门从电力各部门每月定期取得销售电能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些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的调查分类内容自下而上地由基层供局逐级向上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所以,每个部门都必须严格认真的按上级统一规定的调查项目、要求填报方法、表格、报送表格、报送程序和时间逐级上报。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产物。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建立国家统一的报表制度提供了条件。同时电力生产的计划性要求建立全面、系绕的统计报表制度,使统计报表的资料成为编制和检查电力工业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依据。
营业统计报表从数量上反映了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从数量方面研究电力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及发展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
营业统计报表还是各级部门了解生产、指挥生产、制定决策,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还为计划统计和财务统计提供数据。
营业统计报表是一种自下而上地搜集资料的方式,是以每月为一个周期的定期统计报告,还是一种有连续性以一年为一周期的累计统计报表。
四、原始记录爰资料积累
1.原始记录及资料积累的作用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是统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资料从最基层、最原始、不间断地进行搜集,积累、整理和加工完成的各种账式记录。在以后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中,供查阅方便。它是统计报表最可靠、最基本的资料的依据,也是统计分析不可缺少的“万宝囊。”计算机营业统计工作中大量应用以后,给这项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规模巨大的原始资料库,形成了统计资料的源泉,营业统计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是销售电能,扩展业务以及整个电能销售生产话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最初记录,为此,应建立一批在范围、内容,程序和计算方法上适应统计需要的原始记录,并按固定周期、固定内容,不间断地连续登记,成为一套完整的、需要资料齐全的原始记录。营业工作中使用的用电登记书、用电汇签单,抄表日志,发行计算票,收费工作日报等这些基础表,就是原始记录的一部分,当然还要加工分类,累计或摘录其中某些统计需要的资料,目前,这些工作皆可用计算机去有条不紊的完成。
按照部分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建立的各类统计台账,是根据原始记录逐项登记的数字资料的底册,使部分零散的原始记录的数字资料系统化。它不仅是统计分析的直接依据,也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基本工具。例如,通过历年的用电分类账可以算出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和负荷变化情况,为编制售电计划提供系统资料;通过售电平均单价及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收入,为增收提供方向。
2.应建立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1)大客户账。是记录大工业客户、趸售县、国营农收场的客户、逐月明细台账。它的纵栏标题应包括:客户名、用电设备明细容量、用电量、分类电费、功率因数、投入电容器容量、备用设备容量、新增装年月日及备注;横栏标题为年、月。多回路供电的大客户,每一回路视为一户进行登记。
(2)用电分类账。逐月逐年地按用电分类以及电力销售情况表填写的用电量及应收电费账。按国家报表及业务报表建两套。
(3)平均售电单价分类账。按业务统计电力销售情况表分类建立的分类平均单价账,按月登记。
(4)用电设备普查明细账。按普查后建立的按国家统计报表分类并兼顾业务统计分类的用电设备容量明细账,记载户数、容量,其中大工业客户应包括使用容量、备用容量、最大需量表客户的每月最大负荷及变压器容量,以后按月填入新增装(容)增加的户数、容量,每月全撤、一撤及减容减少的户数、容量。
(5)历年增加收入账口按月填写错漏收项目、件数、电量、电赞,退电量、电费,违章用电补交电费和罚款收人。
(6)历年各月线损率完成情况,记录营业室、表室发生的影响线损率的事故。
(7)千元事故明细记录。
(8)零点结算客户明细表。客户名、应收电费、分次实收电费、结余额。
(9)其他原始资料。记录不经常发生但需要记录掌握的原始资料。侧如:以前各年、各月欠费明细以后交款日期及有欠费月份的收费率;无表协定客户明细及以后装表日期;3块表代用的明细及以后换三相表的日期;用电量较大的客户改变用电类别及业别的情况;未装无功表协定功率因数的客户明细以及装无功表的日期;各项分类用电的突变事项;用电量较大的低压客户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记录;执行新电价的客户的记录,包括用电设备容量及比例,当月新电价电量,电费。
计算机的应用为营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但是,为了把上述要求变成现实,则需要对营业工作的原始程序,以及各个程序间的信息联系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
3.注意事项
(1)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明确记录分工及专责人、各种记录记载日期、资料来源渠道、保密制度、保管及借用制度、工作移交制度等。
(2)根据事物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不断补充统计需要的新项目。
(3)记录的范围、内容、计算方法等,必须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不能随意填记。
(4)记录的质量必须准确、清晰、及时,个别问题应作出说明.以便日后应用时不致搞错。
(5)统计、核算人员的书写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数字必须按银行的阿拉伯字标准体书写。
五、统计分析
1.统计分析的作用
分析,是指把某种事物、现象划分成若干简单的部分,找出它的本质和特点。统计分析就是把统计资料的指标进行分解找出它的本质和特点。统计的特点在于它是用大量数字资料来综合说明事物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构成和比例关系的,所以在研究各种事物时,就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联系其他有关现象,作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例如,对1个月或1年的售电量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就要按照用电的不同性质分解成若干个分类,然后逐类计算出它占总电量的比重,并要对本地区个别几个用电量特大、它们的用电量增降直接影响售电量的增降的主要少数客户的用电水平进行分析。再与上年同期比较,并通过鉴别、判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或其他内在的因素,这就是对售电量的分析。
统计工作是对某一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规律性的工作。这种认识随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但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说,一个完整的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个阶段。
经过设计调查、搜集、整理、加工,汇总出来的统计资料,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从直观上可以看出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但是增长率多大,结构内容如何;有关指标的比例关系怎样等,都需要进行解剖、分析才能了解,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找出它的规律性和内在的因索。这就是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的作用。
2.统计分析方法
在营业统计分析上常用统计定量分析的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方法,是采用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数进行对比或利用绝对数相减计算差额比较。最后找出经济活动中的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清主流与支流;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表面性和片面性。下面介绍具体统计方法。
(1)计划任务完成程度分析q该分析一般分5个步骤进行。
售电计划和实际完成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分类用电组成的,为了分析是哪些组成部分影响计划,要计算总体指标的结构百分比。
5)结论,根据上述分步的分析找出了内在的因素,从而针对存在的问艇提出加强经营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例3-1】 某供电企业1988年计划售电量20000万kWh,实际完成21000万kWh.分析增长因素。
解: 1)完成率为
4) 1988年与1987年分类用电绝对数,分类增长率及分类构成比较。首先计算出1988年与1987年的绝对增长数,1988年的分类售电量与1987年的分类售电量的差值。再计算增长率,1988年售电量21000万kWh,与1987年售电量20380万kWh比较的增长率为:(2100-20380) /20380×100%=3. 04“,其他项目的增长率计算类推并列于表3-2中。
5)计算结果分析。从两年的结构比可以看出只有大工业与趸售变动大,其他基本持平,但是用电量趸售下降,农业持平,其他均上涨。初步分析认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增多,特别是农村大量购进电视机、洗衣机等,照明用电量上涨比重大;由于市场繁荣,商品购销量增长,普、非用电增加;农村直供因承包用电量持平,但是大工业增长幅度大,趸售用电反而下降。查找内在因素发现,大工业增加一户,增加用电量400万kWh,趸售电量下降是因为电井用电大大减少.
6)建议。根据上述数字比较分析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应对农村用电进行抽样调查,了解用电情况;第二大工业用电增长比重大,如不是有新增用户执行新电价,将影响平均电价的下降,在计算来年平均单价时应注意这个因索。
(2)售电平均单价的分析。售电平均单价是计算售电量每千千瓦时的平均销售单位价格,衡量供电部门经营状况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由于售电平均单价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指标,既是数量指标,也是质量指标。平均电价增高,则应收电费收入增多,这时供电企业的利润增长,否则相反。所以这是关系到供电部门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平均电价的分析,一般分为4个步骤。
4)通过上述分步分析后找出问题再查阅原始记录,或到有关部门了解供电和电力分配情况,找出增降的内在因素,指出某项因素使平均单价每千千瓦时增加几元或几角几分,某一因素减少多少,作出结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售电平均单价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掌握每月或每年发生的特异情况,如较大的一次性收费,补收数字较大的上年电费,电力分配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临时大量限电,旱情重优先分配抗旱用电量,大型用电量大的基建用电)。在分析中要首先找出这些因素影响的比重;正常的分类用电中,哪几类高于总平均电价,哪几类低于总平均电价,分析时要先计算这类用电的波动情况;对左右全局的用电量比重大的分类用电的几个用电量占全局比重大的客户的平均单价升降情况要作专项分析}掌握大工业本身平均单价的组成情况。即
D-大工业合计电量。
另外计算平均单价时,要以电量、电费的全数进行计算,不能用万kWh、万元或千kWh为单位计算,有尾差。计算结果取两位小数,即单位电费要计算到分。
与上年同期比较时,应注意一些特殊因数的影响,例如实行新的功率因数调整办法,实行新的承包办法,旱季农业生产排灌电量大增,复查电力分算协议等口
在分析平均电价的增降幅度时,也要注意用电量的大小。如果用电量小,它的平均电价波动幅度再大,对全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4)其他分析项目。除售电量情况分析、平均售电单价分析外还应进行夏售收人情况分析、电费收缴情况分析、功率因数与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情况分析、营业普查情况分析、线损情况分析、社会节电情况分析等甲
总之,通过对营业统计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营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营业工作的重点,使营业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