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准实时电价
5.3.1准实时电价模型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建设智能电网,而电网的需求侧管理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我国,电价正逐步向智能电网所提出的要求而迈进的过渡阶段中,准实时电价可以满足要求,丰富国内电价种类。
准实时电价就是电力企业在D-1日根据现已掌握的数据,对D日的24h负荷以及电力供应预测出结果,从而根据该结果制定D日24h的电价日时段划分方案,并通过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技术传达通知用户,并与D日零点执行。现今负荷的短期预测技术已日趋成熟,因此,如何在已预测出次日负荷的情况下制定准实时电价并通过传输通知用户,为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电力公司制定电价的目标之一,即能够让负荷平缓,削峰填谷,从而减少因为负荷波动造成的资金浪费,从而准实时的电价制定,可以根据日负荷曲线与日负荷平均曲线的波动的幅度比例来制定。
5.3.2算例
假设经过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推算出2010年上海市某典型日24小时负荷曲线进行计算。以图5-4为上海市某日负荷曲线与日平均负荷曲线,得出电价波动比。
选取该市同日某小区的日负荷进行核算。由于核算用户为居民,则 p为2010年上海市执行居民电价.即峰时(6~12时)为0.617元/度:谷时(22~次日6时)、0.307元/度:
数据收集显示,该小区该典型日峰时段所用电能为513度,电费为311.4元:谷时所用电能为120度.电费为36.84元:该典型日准实时电价浮动比amax=1.2、amin=0.73。分别出现于5时和14时,对应的居民用电电价为0.74元/度、0.22元/度。实时准实时浮动比电价后,小区该典型性日电费为380.8元,同比增长9%,满足约束条件。
准实时电价的实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在建设智能电网大背景下的过渡期电价空白,丰富电价日划分策略,从而弥补电价细化程度不足而导致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之间的偏差。通过对系统负荷的预测,推算出负荷浮动比,确定电价浮动比例。能够准实时与用户方进行互动,从而管理需求侧。同时,实行准实时电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免电费的交叉补贴,还原真实的电价水准,也降低了现阶段对智能电表实时性要求,只需要提前一天通知用户,而不需要实时进行电价互动。
但准实时电价的实行,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在预测误差很小的情况下实行,否则造成负荷波动比偏差从而导致电费的错误收取,造成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同时,对电表的分时段计价提出要求,且在施行准实时电价后,对用户详细账单的制定,产生的电费纠纷较难查证解决。
在智能电网时代,电价的实时波动从而实时调整用户侧的用电情况,使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同时,智能电网更灵活的电价政策得以实施,和智能电网的功能相辅相成。根据负荷波动比构建的准实时电价是简单易行的电价选择,能够直观、简便,有效通过电价手段管理需求侧,在减少居民用电交叉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