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下半年,从国家能源局到各大电力央企的人事安排似乎在为新时代的电力发展与改革谋子布局。
2018年12月12日,国家电网全体领导班子集团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随后一天,主持工作的总经理寇伟走马上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填补了舒印彪调往华能后近一个月的空缺。国家电网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单位企业,在国内电力行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本轮人事调整打破了2002年厂网分离成立以来电网公司一把手内部接替的惯例,实现了厂网主要负责人的人事对调。寇董12月13日上任伊始即连续召开了为期三天的“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毫无疑问,这次研讨会对国家电网新时代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指向性。
“改革”二字无疑是研讨会的重点,寇董着重提出了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胸怀、更开放主动的态度”加快改革落地。电力改革要严格按照中发9号文要求,稳妥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新一轮电改自2015年启动至今,“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的改革目标落地效果各界褒贬不一,阻力之一即来自于电网企业,此前多有报道。例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增量配电业务第一批试点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发改经体[2018])中明确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在改革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上认识不到位,与中央改革精神存在偏差”。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过程中存在试点项目难以落地;南方能源监管局2018年综合协同监管情况通报“电网企业存在利用主业资源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中央改革办督查组2016年在山西电力体制改革督查座谈会中对“电网企业独资控股交易中心”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胸怀”来对待电力体制改革的态度是此前电网企业难得的表述。改革意味着取舍得失,意味着壮士断腕,但并不在于局部利益的得与失,而是全局利益的最大化。中发9号文是中央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要求,是对电力行业发展具体部署。回归9号文意味着更有利于此前博弈的各方在一个共同的语境中对话,从而形成共识。
无独有偶,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12月18日,寇伟董事长在中国电力报发表署名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阐明了新一届领导对国家电网发展路径的认识。其中在“坚持深化改革”部分,也有个特别的表述:“改革进行到尽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在下一步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着重体现在:一要在输配电价改革中为电网“可持续发展”争取“合理”电价机制;二是加快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三是在推进增量配电改革的基础上,研究扩大电网混改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从以上三点具体措施来看,电网企业的核心诉求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对输配电价的合理区间依然会积极争取,对增量配电和电力市场两大业务控制力和影响力不仅不能失去,而且将不断加强。这些都延续了近年来国家电网在积极主动推进电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新时代的国家电网来说,改革不再意味着疲于应付外界对电网企业行业垄断地位的挑战,更多的恐怕是一场刀口向内提质增效的变革。三年来的电力体制改革,相对于行业内企业和地方政府对电网企业的挑战,内部优秀人才的流失恐对电网企业的影响更为深远。人才流失问题不仅源于狭窄封闭的晋升通道,也源于市场化对体制固化的不断冲击。内部危机往往比外部危机更容易引起土崩瓦解。因此寇董在署名文章中提到推进“企业内部变革要合理放权授权”,逐步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这些措施能赋予基层和中层人员更多的自主权,也能从机制灵活性上减少优秀人才对体制固化的抵触,然而内部的管理的压力可想而知。
鲁迅先生曾说:“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新时代领导人推行改革的目的并非是要削弱某一集团或者某一企业,而是致力于采用更加优越的制度保障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倘若国家电网能在新时代再次扬帆起航,准确站稳中央对电网企业的定位,一同促进全行业、全社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有望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果。(作者系重庆市配售电行业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