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于我们光伏中心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更加清晰了。”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司杨说。
发展清洁能源,青海正在发力。截至今年6月,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2345万千瓦,其中水电1192万千瓦、光伏682万千瓦、风电6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占总装机容量八成以上。今年6月17日零时至23日24时,青海连续7天168小时全部使用太阳能、风能及水力发电供应全省用电。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也在全球范围创下清洁能源连续供电时间最长的纪录。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今年将外送江苏省20亿度电,这是青海清洁能源首次跨区外销。这20亿度电,相当于少烧24万多吨标准煤,为输入地减排二氧化碳60多万吨。
关键技术的持续研发,正在突破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据了解,青海大学光伏实验基地研发的基于太阳能的我国第一个智慧微能源网,可实现太阳能冷热电三联供,太阳能转化率达到40%以上。
“今后,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十九大报告的部署,做好技术储备,突破关键技术,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真正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青海大学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梅生伟介绍。
“今年,我们中心完成了分布式的能源供给系统,能量来源全是太阳能,可以集中解决供电、供暖和制冷等需要。未来我们有个目标,就是要解决青藏高原乃至西部地区孤立的社区、学校等场所的供能问题。”梅生伟说,通过科技创新,在数十年内有望实现青海省能源消费摆脱化石能源,完全实现清洁能源供给,“风光经济”,会让风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