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烧煤,二没设备,却能一年“发电”5万度。这样神奇的“电厂”藏着怎样的奥秘?6月9日,2018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主题日活动在沪举行,各种绿色环保技术纷纷向市民展示。记者从中获悉,申城首个由大数据支撑的“虚拟电厂”已成功运行两年,依靠能源互联网管理体系,精细化调解用户用电,从而省下了大量电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电厂”。
在主题日举办的节能展上,集中展示近年来工业、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最新的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据了解,本次参展的有60家代表性企业,有智慧节能服务商、绿色交通技术供应商、节能家居产品供应商以及绿色低碳交易服务平台等。众多新技术,让不少参观者大开眼界。
在这其中,申城借助“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在黄浦区建成的首个“虚拟电厂”格外引人注目。提到电厂,市民都非常清楚,可这个“虚拟电厂”
究竟有何本事,又是怎么“发电”呢?
“‘虚拟电厂’并不依靠烧煤发电,但它能实实在在地产生电力。”作为运营方的腾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皓告诉记者,“虚拟电厂”就是通过先进的控制、通信技术,将众多用电设备削减负荷的能力视为自己出力,从而参与市场和电网运行。以上海夏季高峰用电为例,峰值时往往要突破3000万千瓦时以上。“虚拟电厂”正是通过提前预测,在峰值到来之前,向所有用户发出通知,关闭部分空调,减少部分设备运行,这种柔性精细化调解真实降低了用电负荷。
“数据显示,黄浦区一半的电力消耗在于商务楼宇。”张皓告诉记者,为此,“虚拟电厂”将中环广场、瑞金大厦等250多家商务楼宇全部纳入管理系统,依靠“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虚拟电厂”可以实时获知每幢楼宇的能耗状况,从而可以针对其精确发出指令进行调节。
“对酒店来说,空置的楼层完全可以在短时内不开启空调。对商场而言,在人流不足时,部分电梯也可以暂时停运。”张皓指出,申城的用电高峰其实往往就出现几个小时,看上去每家楼宇节省的电力并不多,但积少成多,数量就极为可观。
事实上,“虚拟电厂”近两年来,每年节电都达到了5万千瓦时,至少相当于50个家庭1年的用电总量。而在张皓看来,“虚拟电厂”还大有可为。
“一方面,现在指令式的调节将会更多进化为自动调节。”张皓告诉记者,目前实现“远程遥控”的楼宇只有2%,未来2年内将会增至20%。依靠物联网“大脑”的精准分配,节电效果自然更佳。
此外,“虚拟电厂”的用户将来还设想增加更多市民家庭。届时,“虚拟电厂”每“发”一度电,就能获得相应政府节能补贴,再根据家庭节电数据予以发放,从而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