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云港市东海县有一名供电工人,从高压线路的巡查维护到带电作业,一干就是32年。他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坚持创新,先后获得38项国家专利,他就是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陈继祥。
1986年,18岁的陈继祥初中毕业入职东海县供电公司。虽然知道巡线工的艰苦,他还是主动提出:“我就要去这样的岗位上磨练自己。”
巡线工的日常工作是巡视和检修线路杆塔,到2001年,在长达16年的巡线生涯中,陈继祥巡线里程达到1.99万公里,发现、排除重大隐患97项。
2002年以后,陈继祥又被公司调整到更加艰巨的带电作业班任班长。日常工作已经十分辛苦,但他在工作之余,还坚持学习充电。他的书架上,《钳工技术》《车床加工》等技术书籍摆得满满当当,学习笔记足有100多本。
在陈继祥的眼里,创新并不高大上,只要做个有心人,创新无处不在。2002年,陈继祥和工友作业时,听见工友抱怨了一句:“太阳光这么强烈,这个电流检测仪显示的数字根本看不清啊。”经过100多次试验,他成功设计出高压电流自动化检测与报警装置,语音报告测得的电流量,成本仅有500元,测试精度100%,而此类进口设备高达3万多元。
2003年,在参与500千伏输电线路验收工作中,陈继祥发现因为空中导线的距离难以定位,导致安装分裂导线间隔棒的误差率特别高,他悄悄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经过两个多月的捣鼓, “四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走线器”诞生了。陈继祥的这个发明,填补了国内供电线路长度自动化测量的空白,被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提高测量效率、准确度和安全系数近30倍,近万名带电作业工人从中受益。
工作32年来,只有初中学历的陈继祥发明创造多达50多件,其中有38项已成功获批国家专利,多项发明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