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主办、与重庆市教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首批七所电力中等专业学校之一,曾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单位。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实训部、素质教学部等教学系部,开设了23个专业,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重庆市重点专业以及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012年与重庆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本科教育,开设了应用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专业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火力发电)专业。
学校拥有电气仿真实训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火电厂(涵盖600MW、1000MW等所有类型机组)仿真实训室、FCS组态与维护实训室、PROTEUS仿真实训室、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实训中心、商业物流实训室、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84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实训基地,131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6人,其中教授19人,副高级职称98人;10名教师获得电气、安全、管理类国家注册工程师证书;29名教师获得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执业资格;89名教师获取高级技师(一级)及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拥有市级专业教学团队8个,“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2.17%。
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目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各类精品课程10门,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68门,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为学生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
学校不断加强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显著。三年来,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在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持了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稳定率高的“三高”态势。三年来,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达96.7%,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92.4%。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代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不仅为企业与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毕业生,也为企业员工学历教育、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参与了企业技术咨询与项目研发。学校根据电力行业生产的特点,组织教师送教、送职鉴上门,开发流动实训车,将实训设备送到教学培训现场,开创了国内电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企业和边远山区的新模式。创新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训模式。
60年的历史积淀,学校确立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重点专业的品牌形象,成功跻身于全国高职院校队伍的前列。学校坚持“立足电力,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深化政企校合作体制,朝着“积淀职业教育历史,创建高职高专名校”的目标愿景不懈奋进。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4年1月1日)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设有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实训部、素质教学部等教学系部,开设了23个专业,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重庆市重点专业以及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专业。2012年与重庆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本科教育,开设了应用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专业及能源与动力工程(火力发电)专业。
学校拥有电气仿真实训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火电厂(涵盖600MW、1000MW等所有类型机组)仿真实训室、FCS组态与维护实训室、PROTEUS仿真实训室、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实训中心、商业物流实训室、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等84个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开放式实训基地,131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6人,其中教授19人,副高级职称98人;10名教师获得电气、安全、管理类国家注册工程师证书;29名教师获得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执业资格;89名教师获取高级技师(一级)及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拥有市级专业教学团队8个,“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2.17%。
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行业办学特色的校企“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目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各类精品课程10门,具有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68门,资源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为学生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
学校不断加强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显著。三年来,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力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在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持了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稳定率高的“三高”态势。三年来,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达96.7%,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92.4%。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创新能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代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学校不仅为企业与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毕业生,也为企业员工学历教育、素质提升、技能培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参与了企业技术咨询与项目研发。学校根据电力行业生产的特点,组织教师送教、送职鉴上门,开发流动实训车,将实训设备送到教学培训现场,开创了国内电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企业和边远山区的新模式。创新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训模式。
60年的历史积淀,学校确立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重点专业的品牌形象,成功跻身于全国高职院校队伍的前列。学校坚持“立足电力,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深化政企校合作体制,朝着“积淀职业教育历史,创建高职高专名校”的目标愿景不懈奋进。
(相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