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库

请登录

注册

浅谈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11-23 09:28:45 电力设备
A A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推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智能化、集成化引领着变电站建设的新趋势,“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概括了新一代变电技术的特征。

王方俊 罗文科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建设推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智能化、集成化引领着变电站建设的新趋势,“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概括了新一代变电技术的特征。在计算机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变电站中各种智能装置应用力度越来越大,提升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是提高安全、可靠、优质供电的关键。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模式,以期为提高电网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二次保护系统;运维管理模式

前言

为实现智能变电站“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工艺一流”的建设要求,通过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优化,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节约占地,优化集成应突出智能变电站核心功能,剥离冗余功能,以安全可靠为基本,适度超前,体现智能变电站的先进性和经济性。

1、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通变电站有本质区别,实现了一次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基IEC61850标准建设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气连接端子接口逐步被网络通信接口取代,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分布功能,取代了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使二次回路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区域、操作相对独立的多台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再配置相应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协议,在原本独立的设备之间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由于设备间的连接是基于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原有二次回路中点对点的电缆连接被网络化的光缆连接所取代,已不再有传统的端子的概念。因此在智能变电站日常维护、巡视及二次检修工作布置安全措施时,与传统变电站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管理思路展开维护。

2、智能变电站二次保护系统

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多功能智能电子装置与先进通信网络,促使二次系统相应设备形成了空前融合,同时也给二次系统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相较于传统变电站而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信息采集方式、数据传输方式与设备集成度上有很大不同,为方便变电站中各种智能设备IED的管理以及设备间的互联要求,提出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IEC61850,定义了变电站信息分层结构,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技术。由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就地化,进行保护系统例行试验时技术难度、安全风险也较常规变电站更大,如进行扩改建现场技术要求和安全风险预控更是要求严格。在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管理中,验收管理、缺陷管理和倒闸操作是三个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对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与维护全过程中实现风险控制及资源整合优化,为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促使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大幅提高,降低安全风险。

3、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维模式的分析

3.1经验借鉴

倒闸操作管理程序化操作,在满足遥控操作和程序操作技术条件的前提下,智能化变电站中一、二次设备程序化操作可通过在监控后台预先设定操作顺序、操作对象、执行条件和执行成功校验,由后台自动实现一系列的批操作。软压板的投退智能变电站压板操作中,主要以软压板遥控为主,配备少量的硬压板。在监控系统中建立软压板典型状态监测模块,实时检查软压板状态是否满足电网运行方式要求,防止因软压板误投或漏投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而造成电网事故扩大。运行巡视,由点到面,整体巡视。智能变电站运行巡视由点到面进行整体巡视,对一些关键设备,比如光缆、交换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作为巡视的重点,对各类设备需及时制定巡视项目表。充分利用智能辅助系统。充分利用智能辅助系统,运行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和分析系统采集到的各类数据、报警信息及视频录像等,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可以减轻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智能变电站的优越性。后台监控。信号分类分级。可将重要的信号做成传统光字牌形式,提供运行人员重点监视。采用智能告警窗口。针对大量的告警信号,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分析,提供分析后的数据,辅助运行人员进行决策。采取屏蔽措施。对检修设备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干扰信号采用“检修态”品质加以屏蔽,检修报文应不触发音响告警,不影响运行人员的正常监盘工作。

3.2缺陷管理

掌握缺陷合理评价方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专业管理部门应制定缺陷专项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设备缺陷评价活动,在评价缺陷时应采取通讯、保护与自动化跨专业联合会审方式,分析构成缺陷发生原因形成缺陷风险评价报告,对各缺陷等级予以合理确定,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缺陷处理方案与控制措施。若缺陷无法及时消除,则应按照风险评价报告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加强现场巡视及远程巡视等手段跟踪设备运行情况。制作缺陷台账并加强管理,应建立智能变电站缺陷管理台账系统,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缺陷展开专项分析提供便利,同时搭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实施平台。管理人员应对智能变电站中缺陷状况予以定期分析,将传统站和智能站相同设备缺陷处理情况展开横向周期对比,纵向比较同一台设备的缺陷处理档案,准确评价设备运行状况,从而制定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的巡视计划。如在某市一智能变电站对“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卡死机”这一缺陷进行处理时,专职管理人员经纵向与横向分析缺陷处理档案,确定在未有效治理缺陷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集卡具有较大功耗,有严重发热现象,散热效果较差。通过分析,管理人员提出,运行人员应将加强设备特巡,开展加强红外测温,加强监视对设备缺陷跟踪,确保在未有效治疗缺陷时,设备可安全、稳定性运行。

3.3消除缺陷的管理措施

在消除缺陷时,应对“2分析+2方案”管控模式予以合理应用,落实智能变电站缺陷管理。“2分析”是风险评估分析和缺陷原因分析,而“2方案”是消除缺陷方案和缺陷消除的验证方案。经分析、处理和验证三环节循环开展,可为智能变电站消除缺陷的质量提供保证。当二次系统中存在重要缺陷时,专业管理部门应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加强沟通,召开缺陷消除专题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缺陷消除方案与消除时间,保证缺陷消除质量。

4、结语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简述,通过对已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进行调研分析,形成了经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深化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高度集成后,运行环境对稳定带来的影响等。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运维管理措施还需进一步提升,如辅助系统、资料维护等方面。因此,需要改善制度和加强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

参考文献:

[1]马杰.李磊.黄德斌.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全过程管控平台研究与实践[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69-70.

[2]杨孔.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研究[J].电气试验,2013,18(1):24-25.

[3]庄文柳.蒋传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整合方案[J].电力与能源,2013,34(2):167-168.

[4]仇丽.浅议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14):154-155.

[5]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33(13):1-11.

[6]许建刚.吴曦.智能化变电站运维问题探讨[J].供用电,2013,30(1):12-14.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