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库

请登录

注册

三大问题掣肘 电力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

2013-12-13 11:24:41 电力信息化
A A
在国内大面积电荒、电力改革、电价上调的背景下,电力信息化的不温不火,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这也正是为什么在11月14日下午召开的电力信息化分论坛能够吸引行业内众多顶级CIO和专家们, 在长达4个小时的论坛中
在国内大面积“电荒”、“电力改革”、“电价上调”的背景下,电力信息化的不温不火,不能不让人感到困惑。这也正是为什么在11月14日下午召开的“电力信息化分论坛”能够吸引行业内众多顶级CIO和专家们, 在长达4个小时的论坛中,始终保持强烈的交流兴趣的原因。一位省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为了不错过这次难得的高水平的交流机会,即使在14号上午刚刚抵京,当天晚上须连夜赶赴南京的情况下,还是全程参与了这次论坛。
  国电信息中心企划咨询处辜体仁处长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电力系统的会议都是关上门自己开,现在发现我们确实需要这种开放性会议,因为这样的机会对于增进电力行业与IT业之间的合作大有裨益!”这种感慨,对于那些长久以来视电力行业为神秘地带的人们而言,不啻为一个积极的信号。

  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旋律

  2004年是电力信息化有条不紊、稳步推进的一年。市场化进程的全面提速,对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全面挑战。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能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多数有远见卓识的电力企业的基本共识和主要诉求。

  更为现实和紧迫的是,电力行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仅仅在几天前,在获知电价将每度上调4分钱之后,北京地区的许多银行网点出现了老百姓排长队买电的现象;而在刚刚过去的夏季用电高峰,更多的地区和企业经历了拉闸限电的无奈;“电荒”、“电价”等成为媒体和人们议论的热门词汇。从普通百姓到企业用户,无一不在密切关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运行状况。

  因此,本次电力分论坛确定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电力可持续发展”,旨在探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得失。“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个方面。其中可持续性问题至少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问题;一是环保问题;一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也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对于信息化来说,怎么样能够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后面说的三个问题。”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副总工程师王聪生如此诠释。可以说,电力IT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信息化面临三大挑战

  电力信息化经历了若干阶段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也存在不少共性的问题,包括了IT系统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全面加大,系统建设普遍曾强,应用水平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应用软件重复开发严重、系统集成化程度低、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足等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不但引起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也因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地位,而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之一。

  总结与会嘉宾和代表们的发言,电力信息化当前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信息安全上的挑战? 电力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总工程师辛耀中形容说:“中国的电网比广电网、电信网要复杂得多,是仅次于人脑的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 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在演讲中引述了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一个关于电网的观点:现在意义上的电网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

  吴世忠重点从安全问题上讨论了信息安全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他说:“电力信息安全和其他的行业还不太一样,其重点是要确保整个国家电网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不是怕别人知道三门峡发多少度电,二滩发多少度电。当然要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困难非常多,第一是电力网络本身的巨大复杂性;第二是电力系统信息建设的复杂性;第三是电力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客观脆弱性。”

  正像吴世忠主任的演讲以及与会代表在讨论中所提到的那样,目前一些电力公司的电力管理系统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存在被入侵的脆弱性,比如一些不必要的缺省安装,没有对安全补丁进行管理,文档化程度低等;电力系统的计算机安全标准亟待强化;软件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容易导致电力网络的崩溃,非常需要对信息技术安全性能进行评估;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网络与其他系统的内外连接容易产生脆弱点;运行管理对控制域(CA)和可靠性协调(RC)考虑、重视不够等。

  信息技术本身的挑战? 与会的许多嘉宾都表示,为了保证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电力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电力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工作。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潘明惠说:“信息化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程技术复杂、实现难度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的需求将不断提高,加之,信息化本身就是一场变革,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企业领导、各级干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信息工程开发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在企业信息化规划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才可能完成。”

  的确,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投资较大、进度慢、周期长、约束条件较多。其复杂性造成了在不同时期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到有效保存或不方便查询。为了保证这些信息资源的有效、快速利用,王聪生从一个咨询专家的角度提出了“电厂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用信息生命周期思想建立信息系统,保证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安装、调试阶段,以及运行和维护阶段,都能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保留下来,即不使有用的信息流失,同时也保证用户便于查询,尽可能减少户浪费在过时信息上的时间。

  作为电力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个方面,辛耀中则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IT技术在电力信息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应用方面,他说:“现在存在用户盲目跟从IT厂商的问题,购买新产品就像换时装一样频繁,其结果是花钱不少,效益不高。反过来厂商也在盲从,用户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满足,结果做出来的系统更不适用。作为IT厂商应,该把用户的要求进行提炼、升华,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没有必要全面照搬。”

  信息标准方面的挑战? 电力信息系统规模非常庞大,它是由许多人、许多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而且新系统和老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的系统之间也不能完全隔离,所有的嘉宾代表无不表示:标准问题对电力信息化非常重要。王聪生认为,要实现电力行业的大集中不能没有标准,他非常形象地说:“就像秦始皇要统一天下一样,首先要统一度量衡,而这个度量衡就是我们探讨的标准。”同时他还举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标准的重要性,他说,在系统的初步设计阶段要设计出一个工艺流程图,目的是要说明发电的原理,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各个公司却是不一样的,即便大的流程一样,小的流程也不一样,例如冷却塔有的是一次循环,有的是二次循环等。如果没有标准,就谈不上协同工作。

  当然,标准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那么在多个标准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协调和通信的问题呢?王聪生在回答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杨晓晨提出的如何协调设计、生产、实施各方工作的问题时,他说,在标准没有统一之前,不同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些标准要能相互转换。在具体的操作上,老的信息系统采用老的标准,但不能为了和老系统保持兼容、一致,就使新系统所采用的标准与国际通行的标准不一致。为了实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新的系统必须采用新的国际标准,但同时为了照顾到老信息,需要在新标准和老标准之间建立一个对应关系。使编码标准能够覆盖从设计----采购----施工安装----生产运行的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