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不同于离散制造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生产过程中不仅有与离散制造业相同的信息流和物质流,还包括了连续的能源流,而且伴随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等过程。因而电力企业是一个比离散制造业更为复杂的工业大系统,其中生产工艺目标往往不能以独立的数据形式实现直接控制。相对于其他行业,电力企业有着以下显著的特点:
1. 电力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体化 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消费的特点,发电、送电、配电和变电是同步进行的,电力产品不具有时效性。
同时,电力产品不具备追溯性,电网中的电能无法区分其来源和生产者。这种一体化的特性要求高度的管理信息集成。电力企业的管理行为必须覆盖从发电到送电的全过程。这要求MIS将企业各个部分和企业生产过程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集成从原料购入和用户需求响应到发电、送电、变电和配电,服务资金结算等企业运行的全过程。
2. 企业内外存在复杂的原辅料供求关系 电力工业的产品虽然单一,但其生产过程却极为复杂。
比如在发电环节的电厂就需要燃料、锅炉、汽机、发电、热工、通信等众多功能部门的配合,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极为复杂。因此电力企业对外存在着燃料、配件的采购供应,存在着面向用户的、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商品化电力输出;在内部,各个生产、辅助部门存在着强耦合的严密的并行协同关系。这要求电力企业的MIS具有高度敏捷性,能够建立支持企业间动态联盟的敏捷供应链,以确保上述供与求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正常。
3. 电力行业在不断的改革当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力行业渐渐地从集权垄断走向市场化竞争,从开始的厂网分离到电力企业实体化,以及独立资本的出现,都说明了改革的内容在渐渐深入。然而,每一次改革都使电力企业的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电力企业的MIS的建设无法逐步完善;一蹴而就的建设方法使得MIS系统存在先天缺陷,阻碍了MIS的二次升级。
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垄断状态,电力企业各部门缺乏统一的流程管理标准。除了像财务等极少数的部门具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和数据处理流程以外,其他如生技管理、用电营业管理、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燃料管理等大多数部门的管理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都是多年以来自然形成的。既没有通行的规章制度,也不尽规范、合理。这对MIS建设带来了信息控制、开发通用的信息软件的困难。
4.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之一 电力产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往往使其生产、传输、供应和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有时甚至具有某种程度的政治、军事意义;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还被赋予了高度的可靠性与保密性。这要求电力企业MIS的构建必须以稳定性、可靠性为前提,同时具备功能扩展能力,以适应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要求。
二、电力企业MIS的设计
1. 电力企业MIS的结构 基于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上述特点,可采用系统集成的思想,从总体上把电力企业MIS设计为四层:宏观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和作业设备控制层。根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的客观情况,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
其功能模块结构关系,以及分、子系统功能的具体定义如图所示。
2. 电力企业MIS的规范化 电力企业MIS是一个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存贮、交换、统计、分析等多方面行为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涉及国家电力公司、网、省、地(市)等多级,联系到行业内的许多地域。
只有系统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有效地保证系统集成、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和数据信息交换,从而使系统数据、经济指标及时上报,指令信息准确及时下达。 电力企业在建设MIS时,还必须做好规范化标准工作,MIS中的各个子系统(或同类系统)统一体系、统一编码、统一数据库、统一编程语言(可通行的标准语言)、建立标准化功能模块、使用标准接口、统一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功能需求、统一实用化验收要求等。采用MIS规范标准,不仅能够减少开发成本,缩短MIS建设时间,还能够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提高MIS运行效率,并为以后MIS的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MIS是局部或者是单功能的,存在重复建设与效率不高的问题。
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化、规范化是提高企业效益,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