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BIM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新概念,正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广使用,很多大企业建立了自己的BIM团队,从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运营的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改变着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BIM 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工业4.0,以创新驱动的行动计划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水平已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下,传统行业正受到移动互联的影响,有的说是冲击,也有的说也是机遇,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反应不同罢了。在互联网大势的推动下,能吸引更广泛的用户,才能得到更大的市场。
我国正在推行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转型升级和管理运作模式的重要性。传统的工程建设领域近些年也在寻求新的发展,特别是电力企业,在借鉴了建筑领域的BIM经验后,也在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虽然在建筑业应用已久,但BIM在电力工程项目上仍是个新概念,从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控制,到造价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三大目标的实现,均有其独树一帜的特点,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实施过程的信息描述。
1BIM概述
1.1BIM的概念
BIM,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或建筑信息管理(BuildingInformationManagement)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的三维建筑模型,并通过数字模型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很多文章中曾提及过BIM技术,其实BIM并不是一种技术或软件,究其源头是一种概念,基于建筑产品模型的概念,类似于制造业的产品数据模型,即以数字形式表现建设过程和实施管理,同时也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建设过程以及实施管理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操作。
1.2BIM的特点
BIM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等特性,和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
(1)可视化:可视化即“所见所得”。BIM提供了可视化手段,通过软件帮助人们将以往图纸上单调的,线条式的表述,转化成为三维立体的实物图形展现出来。尤其是近年来的建筑物形式各异,复杂造型不断推陈出新,原先那种单凭建设者的理解和经验来建造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要求。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考虑到了构件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通过整体可视化过程,不仅可以生成总体的效果图及报表,还可以对项目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清晰辨识,做到一目了然。
(2)协调性: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通常按照建结水暖电等专业设置部门,同一项目组成员分属不同部门,且设计过程中并沟通较少,各专业设计经常会出现相互碰撞的现象,如给排水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布置管线时与同一位置暖通等其他类型的管线冲突,这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一般发生此类情况时,只能靠工程协调部门来解决,既耽误工期,还牵扯变更,影响成本。利用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辅助规避这种问题,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模拟,生成协调方案,避免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的被动局面。
(3)模拟性:BIM的模拟性除了能够生成建筑物模型之外,还可以模拟出真实世界里不可操作的事物。例如节能模拟、日照模拟、进/通风量模拟、紧急疏散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均可在设计阶段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时间)在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来模拟实际施工,从而确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5D模拟(基于4D模型的造价控制)同样可以在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帮助建设方控制成本;在建筑的后期运营阶段,可以利用BIM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如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模拟、地震发生时的人员逃生模拟,以及其他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模拟等。
(4)优化性:整个项目建设都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都需要优化。目前,动辄4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内部结构、设施纷繁复杂,其复杂程度使得参建人员无法掌握所有信息,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BIM模型及其优化工具提供了项目方案的优化和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可使工期和造价得到改进。
(5)可出图性:结合软件,BIM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在完成碰撞检查和设计修改,消除了相应错误后,可输出相关文档,如综合结构留洞图(预埋套管图)、综合管线图、碰撞检查纠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以及一些构件加工的图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