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方案探讨
张轩政
(山西漳电大唐塔山发电有限公司,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变电站可以综合处理系统运行产生的电力、电压,是发电厂、用户之间连接的媒介,有独立的运行系统。而实现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后,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建设,让变电站的运行变得更加稳定。故需给出完善的设计方案,并按照设计方案丰富系统功能。
关键词 变电站 电气二次设计 通信规约 站用电源系统
中图分类号 TM76;TM63
0引言
变电站是输电系统的核心环节,在整个电网建设中位于重要位置,而它二次系统的设计,可优化对电网的控制与监控,让回路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从已经出现的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得出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线路运行的问题,故需优化对线路的科学保护,让变电站顺利运行。
1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方案的注意事项
1.1线路。
1.1.1分相电流差
变电站的所有线路中,不同的线路会传输不同功率的电流,又因为电磁式互感器的饱和,形成了电流差。所以,设计方案时为消除电流差,需让电磁式互感器具有非饱和的特征。
1.1.2距离
实现距离保护的目的是判断电流运行时是否产生非周期分量,但变电器常用的电磁交互器很难改变菲周期含量,由此引发的情况是:扩大了故障检测的距离,增加了误差。对于这一点最常用的解决方式是用扩大数据窗的方式减小误差,但会降低了保护的速度。电子式互感器的使用,是用微积分的阻抗算法,缩小数据窗的大小,以加快距离保护的速度。
1.2过流
当电磁式互感器达到饱和后,反时限过流保护的时间会受到影响,保护的时间延迟。另外,相角的测试角度也会改变电流的保护方式,如果互感器的状态饱和,相角的精确测量就会受到影响,引发二次波形的畸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应选择不具备饱和特征、不属于常规使用范畴的互感器。
1.3母差与数字化的低周保护
1.3.1母差保护
设计人员设计母差保护时,可以通过子站的设置,把系统内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把原有的单一母差保护变为母差主站、子站的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子站的使用会有一个过渡,连接系统产生的电流、电压与开关,而每个电流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完成每个间隔的数字化设计后,间隔内的电流、电压逐一与主站连接,借助网络完成数据连接。
1.3.2数字化低周保护
新的系统建立后,可实现数字式低周无线屯缆的保护,即它会在合并单元的接口处,搜集母线电压的数值,并基于数据计算其频率,把计算结果转化为报文的形式输出。而在每个间隔中设置自动投退板,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定值,决定出口跳压投退的数值,以发挥低周跳线路的功能。
2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方案
目前,变电站电气的二次设计逐渐从传统的设计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转变。所以,本文是根据上述注意事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完成电气二次方案的数字化设计。
2.1科学选择智能设备
数字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智能设备包括二次设备、智能开关等。其中,二次设备具有唯一性,即运用以网络形式为主的二次设备,而智能开关的选择是在系统中加入智能终端,或是使用传统的开关组合。除以上两个智能设备外,系统建设时也会使用电子式交互器,它有两种选择,一是无源电子式,二是有源电子式,当下我国主要使用的是后一种。
2.2合理选择通信规约
数字化的电气二次设计方案,需要变电站设计自己的网络结构,并明确网络结构的层次。网络结构的层次是:站控网络层与过程网络层,前者的通信规约有两种,一是103规约,二是IEC 61850规约,后者会使用IEC 61850规约,但它也会使用IEC 60044 -8观约。这三种中,l03规约可以为传统的网络通信层提供服务,所以站控网络层会选择后者,而过程网络层是把两种可使用的规约整合,把整合后的规约作为通信规约使用。
2.3优化网络结构的设计
数字化系统多在电压在35~500 kV的变电站中使;用实际设计时需结合IEC 61850规约。系统的整体层次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过程层、间隔层与站控层。这三个层次中,间隔层和控制层传递信息的途径是使用IEC61850 -8 -1规约,站控和间隔层是把以太网作为两}者连接的媒介,在两个层次间建立交流的通道,另间隔层数据传输的方式是借助GOOSE协议,建立与其他两个层敞数据传输的通道,进行层与层之间数据的单向、双向传隧,这可以有效提升间隔单元具有的防误闭锁能力。
过程层设备的使用是把以太网和IEC 61850-9 -2规约融合,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把信息传输到间隔保护层中,以及相应的设备上。而数字化系统使用的设备也包含了不属于IEC 61 50规约的没备,比如IED设备,对于这类设备,可通过转化操作让其接入系统。
2.4 画出设计原理图
待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后,可以画出设计原理图,让方案的远离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即完成电气设备的二次设计时,会先通过电子式交互器搜集信息,随后对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并以光纤为载体,把信息传输到二次设备中。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而设计使用的智能开关也可以进行智能终端的操作,把操作命令放到在光纤上,通过光线的运行把命令传到各个设备上,而它传输的命令包括合闸命令等,由此,可让命令的传递具备数字化功能。
一次设备开关量的信息经过数字化的转化后,可以传输到二次设备中,随后二次设备与智能终端建立连接,由前者单向的把数据传向智能终端,在这个过程中,优化了开关量信息的采集、整理,实现了开关量信息的数字输出,增加了处理、输出的数字化功能。由此,设计人员可以画出对应的设计图。
2.5 设计组屏方案与和端子排图
设计组屏方案是运用信息技术,从不同方面设计方案,保证了方案内功能的齐全,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他可以优化设计多个等级电压一体化装置的使用,用对应的方式处理,最后把组屏进行合并。这一方式与传统的设计方式明显的不同,即它可以加快设计的速度,提高设计的准确性,为实际操作带来便利。故设计人员设计方案时,应把多个主机与系统放在不同的主控室内,综合分析后完成设计,放到一个或多个组屏中,而如果设备不属于通信规约智能设备的范畴,需放在独立的组屏内。
另外,设计端子排图时,为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只设计二次部分的端子,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过渡可以直接省略。而若是在设计中出现多余的回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简化设计。如此,可以简化二次回路的设计,减少保护把手的使用,保证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出现的概率。另外,这也可以有效处理光纤在使用过程中老化的问题,让系统的运行保持稳定,真正实现全数字化的建设
3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功能的整合
变电站电气实现数字化的二次设计后,可以优化变电站内资源的配置,实现变电站内不同功能的整合。
3.1站用电源系统的整合
变电站使用的电源系统包括直流、交流与交流不间断的系统,这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变电站运行的根本。而若是系统出现问题,会影响变电站的安全,引发大范围的故障停电。由此,系统会使用一体化电源技术,即系统内有两个蓄电池组:一个是常用蓄电池,用于日常提供电力;另一个是备用蓄电池组,一旦电力供应出现故障,可以通过电源逆变的操作,为各个设备提供电力。这项技术使用后,变电站内的三个电源系统可以快速融合,实现模块化、数字化操作,且各个系统无需接线,即可完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体化电源技术的优势:减少了电能的使用,使变电站的运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环保,同时也为后期维护提供了便利。而用一体化电源技术构建的网络,实现了全网络化的操作,每个子系统制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后期进一步开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延长了维护的周期,减少了电源维护使用的成本。但这项技术的不足是: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断完善设备。
3.2实现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的整合
目前,很多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后都会选择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就地下放的安装方式。随着电压等级的变化,会遵循不同的设计原则,如果是110 kV以下的电压,是单套配置原则,一套保护与相应的单元与终端;若是220 kV的电压,为双套配置原则,两套保护与相应的单元与终端,而保护的装置也是采用就地放置的方式。故其整合方案是:遵循合并中端配置原则,确定需合并的数量与配置方案,而过程中也需要继电器保护的配置方案,它可以决定配置后的间隔数,而这些方案制定结束后,随即按照方案内容实施。即可以在主变侧合的终端放置两套配置,或是为主变本体的终端配置单套配置,并用保护措施保护;在220 kV线路合并的终端放置双套配置;在110 kV的终端放置单套配置;10 kV的电压下,工作人员会在开关柜内设置保护,但除主变进线外,柜内其他设备都不可以配置单元与终端。
4结语
本文共包含三方面论述,分别是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方案的注意事项、具体的方案内容,以及方案设计后功能整合。其中,设计方案是要求设计者科学选择智能设备与通信规约,画出设计原理图,并优化组屏方案与和端子排图的设计,由此实现站用电源系统、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整合,实现数字变电站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杜怡薇,化工项目配套110 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方案 [J].电子制作,2013(4):159.
[2]朱明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整合[Jl.河南科技,2014 ( 21):144-145.
[3]谭剑波.110 kV变电站可行性研究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