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发布了《关于2018年12月份暨全年广东电力市场结算情况的通告》,通告中可以看出,2018年广东售电公司净获利6亿元。参与市场交易的148家售电公司中盈利的118家,亏损的30家,绝大部分还是有钱赚的。
一组数据
全市场实际用电量为1554亿千瓦时;
电厂价差让利为102.3亿元;
广东售电公司获利7.7亿元,考核费用1.7亿元,净获利6亿元;
参与市场交易售电公司148家,平均收入405万;
售电公司盈利118家,亏损30家;
电力用户获利94.6亿元。
根据交易中心官网显示,广东准入售电公司达416家,但参与交易的仅有148家,和2017年类似,真正参与到市场化交易中的售电公司只占整体的三分之一,还有相当一部分售电公司处于观望状态。另外从通知中显示,2018年电厂价差让利总额为102.3亿元,相当可观,但售电公司仅拿到7.7亿元;用户获利94.6亿元,占发电侧总让利的94.13%,较2017年的82.19%大幅提升12个百分点!绝大部分红利进了用户口袋,电力用户实打实享受到了实惠。
虽然广东售电公司依然有钱赚,不过对比2017年12.7亿元的净获利,2018年售电公司的收益减少了近一半。作为全国售电市场晴雨表的广东,出现售电公司收益下滑的情况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广东从最初售电公司获取高额价差红利成为行业标杆,引发各省争相效仿,组建售电公司,纷纷投身到售电行业,到获利甚微,甚至是零价差,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2018年1月,广东有35家售电公司出现亏损,仅获利1700万元,2月随即出现大面积亏损,净亏3600万元!交易中心分析称,受春节假期影响,需求侧企业整体预测偏差增大,偏差率大幅上升高达18%,造成了8.3亿千瓦时的偏差电量,导致了此次大面积亏损。偏差考核一直是决定售电公司盈亏的一大主因,另一方面月竞价差的持续低迷也是广东售电公司获利大幅减少的另一主因。去年一整年广东月竞价差均维持在低位——3至4分,与2017年动辄一毛的价差简直是天壤之别。2018年起,售电公司钱越来越难挣就已成为业内共识。对于众多小伙伴来说,售电公司收益减少是既定事实,但只要售电还能玩儿怎样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关键。
首先,控制好偏差考核,守住收益的最后一道门槛。2018年广东售电公司整体偏差考核从2017年度电考核0.31分下降至2018年0.11分,如果没有这0.2分,是否盈利盈利多少还未可知。降低偏差考核除了提升自身交易水平、增强对用户的用电情况把握之外,多渠道开发用户实现代理用户多元化也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多元化的用户组成可以避免因相似用电结构产生的无法抵消的偏差电量,增加了售电公司的容错率,降低偏差考核风险,盈利自然会增加。
其次,改变策略,将目光从大用户身上转移到中小用户。在用户的选择上应改变策略,提前锁定或联系年用电量1000~250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户,尤其对于缺少资源的独立售电公司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突破口。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而且中小用户反而更易控制偏差电量。
最后,通过综合能源服务等增值服务获得客户粘性和额外利润。比如帮助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并获取节能收入,为用户提供节电设备,改善用户用能习惯等等。除了基本的预测,还有能效管理、设备监测和运维或一体化能源互联网平台的服务。毕竟,售电公司用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将是大势所趋。
原文如下: